2024上海公布小學初中招生入學政策;斯坦福任命新校長
看點 近日,根據教育部留服中心的消息,我國出國留學的形勢在疫情后正在強勁地復蘇、平穩地增長;上海今秋將新開辦約40所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目前已公布2024年招生入學政策;國際方面,斯坦福商學院院長Jonathan Levin被任命為斯坦福大學新任校長…更多資訊內容,詳見下文。
教育政策
1. 上海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將新開辦約40所中小學
3月28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24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今年秋季,上海市新開辦約40所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含新建分校和擴增學段),將新增一年級學位約7000個、六年級學位約10000個。
據悉,4月7日,各區將公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實施方案和招生細則。4月15日前,各區將組織幼兒園大班家長會和小學畢業班家長會,具體解讀今年義務教育招生政策。
4月15日-26日,本市小學五年級學生進行初中入學關鍵信息核對、更正,民辦一貫制學校征求學生直升意愿,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可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
4月15日-28日,適齡兒童進行小學入學信息登記。
5月7日,實施民辦一貫制學校直升錄取。
5月8日-12日,開展小學入學網上報名,公辦小學的報名截止日為5月12日,民辦小學的報名截止日為5月10日。
5月13日-15日,開展民辦初中網上報名。
5月18日-21日,開展公辦小學第一批驗證。
5月20日-21日,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施電腦隨機錄取。
5月22日起,陸續發放公辦學校入學告知信息及民辦學校錄取告知信息。
5月23日,民辦學校調劑志愿錄取。
5月25日-26日,開展公辦小學第二批驗證。8月15日前向新生發放“入學通知書”。


左右滑動查看
上海市小學、初中入學報名流程
來源:中國教育發布
2. 長沙將于2025年取消小升初外語特色招生
3月27日,在長沙2024年中考中招政策通氣會上,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聶庭芳表示,從2025年起,將取消小升初外語特色招生。
據悉,從2020年起,在義務教育階段,長沙不再新批外國語特色學校,原有外國語學校嚴控特色辦學規模,減少外語特色招生計劃,實行五年過渡期政策,2024年是過渡期的最后一年。
來源:三湘都市報
3. 江西省強化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四方責任”
近日,江西省政府印發《關于強化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四方責任”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學校應堅持集中供餐的公益性定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從學生食堂盈利、侵占學生利益。
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不得對外承包或委托經營。
引入社會力量承包或委托經營學校食堂,以及采取校外供餐方式供餐,應落實“零租賃”政策,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承包費、管理費、“人頭費”和“托管費”,嚴禁轉包、分包。
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應實施“明廚亮灶”,對食堂關鍵控制區域(含檔口)進行實時監控。
在學生食堂醒目位置設立并標識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席,設置陪餐記錄本,落實學校相關負責人“每個食堂陪、餐餐陪、同餐同品同質同價陪、學生集中用餐時段全程陪”的陪餐制度。
鼓勵學校配備快檢設備,對食材質量進行篩查自檢。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行業信息
1. 教育部留服中心:出國留學強勁復蘇
近日,在教育部留服務中心召開的發布會上,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王大泉指出,我國出國留學的形勢在疫情后正在強勁地復蘇、平穩地增長。
王主任說道,留學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擴大教育對外活動交流的方針路線。一系列中國一流大學在和中心進行交流的時候,都提出國際化是高校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目前國家對留學人員的政策支持沒有變,要進一步支持、擴大留學面。
談及近幾年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王主任指出:“整體趨勢來看,應該是穩中有升。并且,隨著我們國家對外開放的大形勢,這一趨勢在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且會進一步發展。”
來源:教育部留服中心
2. 教育部啟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64所名校85門“金課”上線
教育部近日啟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圍繞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智能升級、教育專用大模型應用示范和數字教育出海實施“四大行動”,為教育發展注入新動能。
行動一: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線人工智能通識教育——“AI學習”專欄;
行動二:開發上線“智能學伴” 推動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智能升級;
行動三: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專用大模型;
行動四:將AI融入“數字教育出海” 推出人工智能“中國方案”。
來源:央視新聞
3. 四川:自貢啟用反校園霸凌法官信箱
3月29日,“反校園霸凌法官信箱”啟用儀式在自貢市第二十二中學校舉行。學生可以通過投遞書信或撥打電話聯系法官,學生可打電話聯系法官反映校園霸凌信箱由專人每周負責收集信息,自流井區法院將在收到信息后30分鐘內啟動保護未成年人司法聯動機制,精準識別求助類型,啟用綠色通道實質處置,必要時聯合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等相關的職能部門及時查處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
來源:四川日報
4. 北京將數字素養納入教師評價體系
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2024年度推進首都教育數字化轉型重點工作,提出將數字素養作為教師職業生涯的基本要求并納入教師評價體系,中學教師可“走網”在線輔導,組織開展全市智慧校園達標認定,推進義教入學、考試招生、政策查詢等教育服務的“一網通辦”。
來源:新京報
5.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發布,中國內地高校3門學科表現最佳
3月2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布了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本次評級中,共有448所高校在至少一門學科中獲得A+。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最高平均評級,而清華大學是中國內地平均評級最優的高校。在83門學科中,中國內地高校在3門學科中表現最佳,分別是天文學、航空科學與技術以及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中國內地高校中,有33所高校在至少一門學科中獲得了A+。在不同學科中獲得A+評級最多的3所中國內地高校分別是浙江大學(72個A+)、清華大學(49個A+)與北京大學(43個A+)。
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是基于中國教育部的學科分類、以全球大學為參照的中國大學績效評估表。使用5個領域的績效指標進行比較,分別是:教學(學習環境)、研究(發表量、收入和聲譽)、引用(研究影響力)、國際視野(國際教師、學生和研究合著)、行業收入(知識轉移)。
來源:新京報
學校動態
1. 港中大(深圳)附屬明德實驗高中年底建成使用
近日,明德教育集團已確定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牽手,明年明德高級中學將更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附屬明德實驗高中。
據了解,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是一所貫通小學、初中、高中的十二年一體化新型公立學校,實行集團化辦學,現有香蜜校區、碧海校區、大鵬校區、五洲校區(在建小學)、梅林校區(在建高中)等五個校區,在校學生四千余名、教職員工四百余名。
來源: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
2. 北外國際與北京新學道教育集團合作簽約
3月29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與北京新學道教育集團,順利舉辦“北京新學道晉中書院國際課程中心”合作簽約儀式。
根據相關報道,北京新學道晉中書院國際課程中心將引進北外國際優質資源,包括系統的領導與管理、課程與教學、教師與學生發展、評價與研究等。其中,國際課程中心開設的劍橋國際IGCSE、A-level與北外國際PASS高中國際化融合課程雙課程體系,可讓學生實現高考與留學雙賽道切換。
來源:北外國際
國際資訊
1. 斯坦福商學院院長Jonathan Levin被任命為斯坦福大學新任校長
近日,斯坦福董事會主席和Yahoo華裔創辦人Jerry Yang宣布,斯坦福選出了新校長,他是斯坦福現任商學院院長Jonathan Levin。
喬恩·萊文是耶魯前校長理查德·萊文的兒子,老萊文在耶魯做了20年校長,可謂該校最為成功的領導人之一。萊文父子都是經濟學家,求學經歷也頗為相似,他們都擁有斯坦福本科和英國牛津碩士學位,區別在于老爸在耶魯拿到博士,兒子的博士來自MIT。兩位萊文的職業軌跡同樣相差無幾,老爸和兒子分別在耶魯和斯坦福擔任經濟系主任,前者曾是耶魯研究生院院長、后者此前一直是斯坦福商學院院長。
來源:視角學社
2. 美國2023學生簽證拒簽率創新高
根據卡托研究所的統計數據,2023年,有創紀錄的253,355名國際學生的赴美簽證被拒簽,占學生簽證申請人總數的36%。
在以往,美國學生簽證的拒簽率通常與其他非移民簽證申請相差不大。但從2021年起到2023年,學生簽證的拒簽率幾乎是其他所有簽證的兩倍,從2014年的15%上升到了2023年的36.3%。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簽發的學生簽證總數在過去三年中仍是穩步增長的。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學生簽證總數創下歷史新低。
此外,近年來,在美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出現了較大波動。2023年,共有86,080名中國學生獲得了簽證。這一數字比2022年有所改善,美國2022年僅向中國學生發放了61,894份學生簽證。
來源:留學雜志
3. 安大略省新規致大量留學生分配到公立院校
近日,安大略省政府為響應聯邦政府今年年初出臺的赴加拿大留學生人數上限的規定,宣布將把省內幾乎所有留學生分配到公立大學和學院,而私立職業院校將不再接收留學生。屆時將有96%的留學生進入公立高等院校學習,其余4%的學生將進入語言類學校、私立大學和其他特定機構。此外,一些高校還出臺了其他規定以控制留學生人數。
據報道,去年的留學生注冊人數將作為今年留學生注冊數的高水位線,各院校的留學生人數不得超過該人數限制。并且除需求量大的專業外,其他專業留學生比例也不能超過去年入學新生總數的55%。加拿大高等院校部部長吉爾·鄧洛普表示,此舉旨在吸引最優秀、最聰明的留學生到安大略省就讀。
來源:COE學術志
4. 倫敦大學學院2025年新增三個本科專業
根據UCL官網消息,2025年入學的本科課程設置與2024年相同,均為427個。但針對2025年入學申請,UCL近期公布取消3個專業的同時,新增3個不同方向領域的專業。
此前取消了埃及和蘇丹考古、藝術史材料與技術、英國和德國法律雙學位三個專業,目前新增了傳播學,青年、社會和可持續未來、商業與健康三個新專業。
來源:網易